主頁 > 專欄 > 如何運用管理大師Henry Mintzberg提出的「5 P」制定更周全的商業策略?

如何運用管理大師Henry Mintzberg提出的「5 P」制定更周全的商業策略?

 In 專欄

不少企業在制定商業策略時,眼光只聚焦於市場上的機會,然後計劃如何掌握這些機會,但是這樣定立策略其實不夠全面。如果你在公司有份參與及提出策略,你又會否將其他外內因素作考量,在不同角度制定企業策略呢?明確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及優劣勢,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管理大師Henry Mintzberg教授為了幫助企業更深入地思考策略,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策略「5 P」,亦成為源用至今仍具參考性的理論。你又是否知道每個P分別代表什麼?

Henry Mintzberg 建議通過不同角度理解和審視,幫助制定出更健全的商業策略,策略「5 P」分別是:

Plan(計劃)
未來性和方向性:策略是對於企業有意識、預計的計劃,連帶行動及落實計劃,是解決一個企業如何從現在的狀態達到將來位置的問題。戰略主要為企業提供發展方向和途徑,包括一系列處理某種特定情況的方針政策,屬於企業“行動之前的概念”。此策略亦命為deliberate strategy。

Ploy(戰略)
競爭性:策略是想辦法打敗競爭對手的戰略。是指戰略不僅僅是行動之前的計劃,還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下成為行動過程中的手段和策略,一種在競爭中威脅和戰勝對手的工具。例如,得知競爭對手想要擴大生產能力時,企業便提出自己的戰略擴大廠房面積和生產能力。由於該企業資金雄厚、產品質量優異,競爭對手自知無力競爭,便會放棄擴大生產能力的計劃。
然而,一旦對手放棄了原計劃,企業卻並不一定要將戰略付諸實施。因此,這種戰略只能稱為一種威脅競爭對手的計策。

Pattern(模式)
實際運作情形:策略是體現企業一系列具體行動和現實結果,而不只是行動前的計劃或手段。無論企業是否事先制定了戰略,只要有具體的經營行為,就有實際上的戰略。

戰略作為計劃或模式的兩種定義是相互獨立的。實踐中,計劃往往沒有實施,而模式卻可能在事先並未計劃的情況下形成。因此,戰略可能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不是設計的結果。因此,定義為“計劃”的戰略是設計的戰略,而定義為“模式”的戰略是已實現的戰略,戰略實際上是一種從計劃向實現流動的結果。
那些不能實現的戰略在戰略設計結束之後,通過一個單獨的渠道消失,脫離準備實施戰略的渠道。而準備實施的戰略與自發的戰略則通過各自的渠道,流向已實現的戰略。這是一種動態的戰略觀點,它將整個戰略看成是一種“行為流”的流動過程。

Position(定位)
特殊性和價值性:策略是執行與對手相異而有效的定位行為,亦即尋找特殊產品在特殊市場中的地位。是指戰略是一個組織在其所處環境中的位置,對企業而言就是確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
企業戰略涉及的領域很廣,可以包括產品生產過程、顧客與市場、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自我利益等任何經營活動及行為。但最重要的是,制定戰略時應充分考慮到外部環境,尤其是行業競爭結構對企業行為和效益的影響,確定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達到該地位所應採取的各種措施。把戰略看成一種定位就是要通過正確地分配企業資源,形成有力的競爭優勢。

Perspective(觀念)
願景:策略是種視野,當向內看時,會看到決策者的頭腦;當向上看時,能看到企業的偉大願景。戰略表達了企業對客觀世界固有的認知方式,體現了企業對環境的價值取向和組織中人員對客觀世界固有的看法,進而反映了企業戰略決策者的價值觀念。企業戰略決策者在對企業外部環境及企業內部條件進行分析後作出的主觀判斷就是戰略。

因此,戰略是主觀而不是客觀的產物。當企業戰略決策者的主觀判斷符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實際情況時所制定的戰略就是正確的;反之,當其主觀判斷不符合環境現實時,企業戰略就是錯誤的。

各位喜歡今篇內容的朋友,請留意我們的Facebook專頁,將會跟大家繼續分享一些行內小知識!

#Opera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對Business有興趣的朋友,不妨Part Time修讀以下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Reg. No. 252291)
100%由功課評核,只需一年時間完成學士學位,加強職場競爭力
立即了解課程
個別僱主可酌情決定是否承認本課程可令學員獲取的任何資格

 

資料來源︰MBA智庫百科 

已有 1401 人瀏覽

分類:

你可能感到興趣: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