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欄 > IG大故障引起恐慌 小心對社交媒體成癮

IG大故障引起恐慌 小心對社交媒體成癮

 In 專欄

瀏覽社交媒體已是很多人的生活日常。根據《Digital 2022 Global Overview Report》調查結果,香港16至64歲互聯網使用者人均每日上網6小時46分鐘,其中1小時53分鐘用於瀏覽社交媒體。早前Instagram因系統故障,無故將大批帳戶停權,此事引起全球用戶恐慌,不少企業及名人網紅專頁的粉絲數量暴跌,包括本地人氣男團MIRROR成員姜濤及葡萄牙足球名將C 朗拿度,很多人直呼「世界末日喇﹗」,可見社交媒體對我們有多重要。如果你因為不能使用社交媒體而感到焦慮,坐立不安,小心已經依賴成癮,這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 迷失自我

Netflix去年推出的半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提到,「按讚」的發明,原意是為了讓大家向發帖者表達喜歡或予以鼓勵,但隨著社交媒體發展急速,「按讚畀like」反而成為一個指標,令人過於在意和擔心其他人對自己的想法,或會因為自己的Like數不夠多而開始與其他人比較,漸漸形成一種需要在社交媒體上「呈現最好的自己」的壓力,而忽略了做自己的重要性及自己的真正需要,容易引發網絡上的「社交焦慮」。

  1. 睡眠質素變差

向新同事或不熟絡的同事不要只發送一句「Hello」作開場白,應有禮貌地加上簡單自我介紹,如「我是X不少人都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不少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版面設計,都是輕輕刷下,甚至是自動連續性的一個接一個出現,容易令用戶不知不覺忘記時間,回個神來的時候可能已刷了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推遲了睡眠的時間而引致睡眠不足;另外手機的藍光,也會影響幫助睡眠的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素。

  1. 錯失恐懼症

限時動態有24小時自動刪除的機制,容易讓人產生「害怕錯過甚麼」的感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是伴隨社交媒體日趨發達的一種現象,是指人們總是害怕自己錯過了某些重要資訊、某些機會或參與某些活動的機會而產生焦慮心情,擔心自己一但離開社交媒體就會變成邊緣人。

使用社交媒體其實也並非一面倒壞處,適當使用可以為我們增添日常娛樂,亦方便我們同時與多個親朋好友互動溝通,更可以成為生意往來的渠道。若想改善過度沉迷使用社交媒體,其實不需要完全終斷使用、與世界隔離。有美國大學心理學系曾進行實驗,接受實驗的學生每天使用Facebook、IG及Snapchat各不多於10分鐘,三週後,憂鬱及孤獨感已顯著減少,對身心健康有明顯幫助。

想自己開心點,今天起逐點減少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減輕心癮,令身心靈更健康。

英國University of Liverpool MSc Psychology (Conversion)
網上碩士課程(2023年1月開班)
📢 截止報名日期:12月29日
📌大學心理學系以頂級研究世界知名,為英國最歷史悠久及頂尖心理學院之一
📌畢業後即符合BPS 的Graduate Basis of Chartership (GBC) 資格
📌最新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英國大學排名全英第23位
📌學費可以30個月分期繳交,或全數繳交可享5%優惠
立即了解課程

已有 267 人瀏覽

分類:

Recommended Posts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